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 藍勝選3主因 ~ *扁執政失敗 *馬個人品牌 *走本土路線
馬英九此次以超過兩百萬票差距勝出,締造第二次政權輪替,台灣民主進入新的里程碑。馬英九的外省籍背景,並未成為他當選的障礙,這是民心思變所致,更是台灣邁向族群和解的重大指標。
其實,國民黨並未真正完成改革,馬英九為什麼能以懸殊比例勝選?最重要的原因有三:陳水扁執政失敗、國民黨走本土化路線,以及馬英九個人品牌。
簡單說,馬蕭配狂勝的意義,就象徵陳水扁執政的徹底失敗。扁政府政績不佳,從府到院官箴敗壞,閣員失言敗德,貪汙舞弊頻傳,第一家庭又形象惡劣,導致民心盡失,是馬蕭配能重挫對手主因;換個角度看,謝長廷背上陳水扁的包袱,也是他大敗主因。
第二個重要關鍵原因,就是國民黨在大選失敗兩次後,痛定思痛,徹底走向轉型本土化,也讓馬突破族群魔咒的藩籬。而馬英九則是國民黨走上本土化的重要根源。馬個人自多年前開始,年年紀念二二八,贏得家屬諒解與尊重;在摯友台大教授王曉波的協助下,馬英九在擔任國民黨主席首日,就拋出「先連結台灣才有中國」的台灣本土論述,逐步改變了國民黨「外來政權」形象,讓國民黨逐漸轉型為「新國民黨」。
國民黨中央方面,也同步進行大幅改革。包括刊登台獨列為人民選項廣告、修改黨章「去統加台灣」,讓台灣人民更認同國民黨。到最後馬英九下中南部的長住(long stay),這一連串本土化的實踐,事後證明奏效。
最後,恐怕也是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馬英九個人品牌的成功。不光是黨內同志,即使是政敵也承認,馬英九這人儘管有若干缺點,但大抵可稱得上是君子。其從政紀錄中,近乎龜毛的潔癖性格,贏得前總統李登輝「clean(乾淨)」評語,足見其經營形象有成。即使選前曾因特別費案被起訴,但一、二審判決讓他全身而退,司法過關;加上扁政府貪汙腐敗強烈的對照,相形之下民眾更願意相信馬英九。
其實,簡單歸結,馬英九的勝利,其實就是三個字:「陳水扁」。若說馬英九在台北市長選舉擊敗陳水扁,成就了陳水扁的總統路,陳水扁這八年的執政失敗,也成就了馬英九的總統路。這是歷史的弔詭,也是台灣的命運。
蕭旭岑/新聞分析 ( 中國時報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