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冷眼集》潛艦國造? 虛耗5年別再拖了 !
沉寂許久的潛艦案近日再度成為焦點,馬政府改變初衷的理由,不是戰略或國家安全,而主要是為了拚經濟。把國造等同於促進展業發展,再進一步解釋成可帶動經濟起飛,立論是否過於簡化是見仁見智,但對潛艦案而言,不啻為一個好契機。
潛艦案最為人詬病就是天價預算,在國內經濟每況愈下、物價不斷飆漲的此時,民眾對潛艦案的排斥恐怕更勝以往。因此,以刺激產業發展為前提的國艦國造計畫,可能已是潛艦案唯一出路。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反對潛艦國造,主要是對台灣自製能力的不信任。中船當年建造成功級艦,前後船段組裝時才發現落差達十幾公分,這種自製品質若用在不能差之毫釐的潛艦壓力殼上,有哪一個潛艦官兵敢登艦?再以二○○四年中船提出的德籍顧問評估報告為例,也被立委發現出現三種懸殊的評估價格,難怪軍方內部提到國造就搖頭。
潛艦國造不是嘴巴說說而已,政府若真的下定決心要用潛艦國造救經濟,就請行政院組成跨部會小組,在期限內完成評估、協調及擬定計畫,看看如何提升我國技術能力。
潛艦不同於其他武器,籌獲期很長,馬政府現在戮力改善兩岸關係,使兩岸敵對情勢趨緩。無論是國造或向美購艦,現在都已經是最後的啟動機會。要或不要、國造與否都早點宣布,拖了五年的歹戲是該落幕了。
--------------------------------------------------------------------------
■ 潛艦國造 反對派質疑:出人命誰擔?
潛艦國造案可能起死回生,但軍方對國造的態度依舊分歧。贊成者認為,國造未知的風險雖較大,但至少是條活路,先求有(潛艦案)再說。反對者則質疑,美國不可能會同意台灣國造,且國內也沒有能量造潛艦,「出了人命誰來擔」?
深諳當年劍龍級潛艦監造過程的將領認為,美國不見得會反對台灣國造,因為台灣自行組裝八艘潛艦對美而言反而更單純,可以降低美國內部核潛派對於重開柴潛生產線的疑慮。
相形之下,歐洲的變數反而比較大。不過即使歐洲拒絕提供載台,台灣還是可以把劍龍的設計藍圖拿出來升級,請美國協助設計符合台灣需求的潛艦。
該名將領進一步指出,當年美國向我提出合作造艦款需要七百一十九億的天價預算,是以台灣沒有造艦能量為前提粗估而來。但其實台灣有造水面艦的技術,還有數十年維修潛艦的經驗,都可以降低國造的風險和預算,再加上若國造後噸位和艘數下修,「至少比現在近三千億預算少一半」。
但也有將領對潛艦國造不以為然。他說,台灣目前沒有任何廠商能提出具說服力的造艦計畫,「連合作造艦都有困難」。而且,美國當初提的天價合作造艦款,就是要台灣對國造知難而退,「現在美國怎麼可能會改變態度」。
他表示,美國去年未通過潛艦案的可行性評估,想否決潛艦案的態度已經很明顯,現在美國換人執政,傳統親中的民主黨更不會想讓潛艦案影響美中關係,「現在提國造,擺明就是要讓潛艦案走不下去」。 【聯合╱王光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