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 魂兮歸來》 北京陶然亭高石墓
多年前曾看過石評梅的散文集《偶然草》,內容早已淡忘,只記得石評梅和高君宇天人永隔淒美哀怨、撼人心魄的愛情故事,並把陶然亭公園這個名字牢牢地刻在心裡。
石評梅,1902 年出生於山西省平定縣。 學名汝璧,因愛慕梅花之品格高尚、俏麗堅貞,自取筆名石評梅。 先後於太原女子師範和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就讀。 她除鍾愛文學外,還擅長書畫、音樂和體育,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女性。
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讀書時,她結識了馮沅君、蘇雪林等知名作家,並同廬隱、陸晶清等人結為至交。 在“五四”運動中,她們常常一起演講、暢飲、賦詩,狂笑高歌,長嘯低泣,酒杯伴著詩集,為 20 世紀初的文壇留下了大量精美的文字。
1923 年秋天,石評梅在北京女高師任教期間,與中共早期領導人、山西同鄉高君宇相戀。 1925 年 3 月,年僅 29 歲的高君宇因過度勞累而死,葬於陶然亭,墓碑上刻的是海涅的一首詩 ------ 我是寶劍,我是火花, 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 我願死如慧星之迅忽。
這首詩,高君宇曾經把它寫在自己照片的背面贈送給了石評梅。 高君宇死後,石評梅痛苦不堪,她時常在淒苦孤寂中,前來高君宇墓畔悲悼泣訴。 無論酷暑還是嚴冬,她好像是在赴一個千年的約定,春夏秋冬,從不爽約。 ------“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的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侯。”
“假如我的眼淚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綴織成繞你玉頸的圍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顆一顆紅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愛心。我願意燃燒我的肉身化成灰燼,我願放浪我的熱情怒濤洶湧,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 ------ 從石評梅刻在高君宇墓碑上的那些字句和石評梅的文章《墓畔哀歌》裡,我們可以感受到石評梅那難掩的悲慟之情。
1928 年 9 月 18 日,不滿二十七歲的石評梅終因悲傷過度,死於當年高君宇病逝的協和醫院。 友人將其葬在君宇墓旁,以了其與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併葬荒丘”的願望。 石評梅,一個癡情的女子,終於把自己青春的殘蕾和高君宇一同殉葬了。
北京陶然亭公園內湖面浩淼,山青水碧,樓閣聳立,亭台參差。邁過榭湖橋,高君宇和石評梅的墓碑便出現在眼前。看著高君宇墓碑上海涅的詩句以及石評梅那哀痛欲絕的肺腑之言,一個羸弱的才女形象,赫然立於眼前,異常淒美動人。 一種震撼由衷而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墓地裡異常靜謐,有些許吹面不寒的楊柳風輕輕拂過。 墓碑後面,一棵百年老樹的枝杈上,懸掛著一黑色的狀似帷幔的物件,在風中瑟瑟作響,彷彿正在召喚:“魂兮歸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i like......
回覆刪除Feel goo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