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 在長榮海事博物館看見「船」奇!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籌備十年的長榮海事博物館,在10月7日開館,立刻吸引各地不少學生、民眾前來參觀,一睹「海洋之子」張榮發30年來典藏的海洋珍品。張榮發捐出他蒐集世界各地4,413件文物,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一幅鐵達尼號沈船的留言板,極為珍貴。


■ 鐵達尼號留言板 ~ 見證真情
張榮發前年斥資23億元,買下位於中山南路11號的前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做為張榮發基金會慈善總部,並積極籌設「長榮海事博物館」,耗費6億多元重新裝潢,在本月7日正式開幕營運,所有門票收入及紀念品販售所得,都做為張榮發基金會慈善救助之用。

海事博物館設在張榮發基金會大樓一至五樓,全館總面積3,200坪,共有五大展區,包括:世界船舶、現代輪船、海洋畫作、海洋台灣及航海探索區。展出內容有海事文物、畫作與大小實體、模型船,並將長榮退除役的貨櫃船航儀設備實體重現,宛若一本橫跨256年的航海史。

海事博物館已被喻為亞洲珍藏最豐富、最具規模的私人海事博物館。館內收藏有41位海洋畫家的畫作、共計1,800件,1,426件航海儀器、450艘模型船、647件船長帽子及水手手工藝品等。

這些珍品都是張榮發在海外拍賣會中競標得來,本來是想當做典藏,但為推廣海事教育,他全部捐出展示,但由於場地有限,目前先展出500多件文物。

走進海博館一樓挑高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氣勢磅礡的實體船阿拉伯古船、蘭嶼拼板船,以及模型船泰國王室遊船、羅馬帝國戰船,以及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一樓大廳的擺設等皆是出自張榮發親自設計,他希望參觀者可體認世界各地海洋文化彼此相連的特色。

參觀路線從五樓「世界船舶區」開始,展出從原始小船到以風帆、機械為動力的模型船等,包括知名的船艦模型,法國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皇家海軍一級戰艦「太陽王號」,是宣揚路易十四至高無上權力的媒介,更見證歐洲海權爭霸的歷史。

來到四樓的「現代輪船區」,參觀者彷彿走進電影「鐵達尼號」情節中,重返船難現場。張榮發在英國嘉士德拍賣會上購得鐵達尼號模型,比例為144分之一,製作年代久遠,且手工精細、栩栩如生,是難得一見的作品。

另外,最特別是一幅旅客留言板的殘骸,這是船隻沉沒時,罹難富商約翰亞斯特的木片遺言,他在生死關頭刻在木板上,留給家人不捨的真跡。

他傷心的寫著,「在鐵達尼號回憶我所愛的人,災難發生時,在死神眼前為生存而戰,神啊!請與我們同在。我們的努力將徒勞無功,我們的盡頭將近,在世間最後一日已不復存在,我像英雄般帶著尊嚴及順從而死,永別了,神與您所同在。」


■ 亞利桑那號沉船 ~ 見證血淚
除了鐵達尼號,還有展示張榮發著迷的軍艦模型,收藏張榮發特別向日本訂製,空運來台後,再由日本派人組裝,被稱為無敵戰艦「大和號」,為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最高科技的艦艇。

還有珍珠港的血淚-「亞利桑那號」,這艘模型船為張榮發1997年在美國所購買。亞利桑那號在1915年下水服役,1941年12月7日在珍珠港事變中受到日軍重創擊沉,目前仍在珍珠港海底,並建成紀念碑供人憑弔。

三樓的「海洋台灣、海洋畫作」展區,海博館館方希望透過海洋,讓參觀者更認識台灣海洋美麗島,包括台灣原生動植物,及海洋貿易互動遊戲區。

海洋畫作中,以名畫家威廉.李奧那.懷利畫的「富士山前日本艦隊出航」作品最具代表作,全球只有兩幅,其中一幅為日本天皇收藏。


■ 走訪航海探索區 ~ 見證歷史
位在二樓的「航海探索區」,是利用多年來所蒐藏的各式航儀,透過主題性的展示,揭開船舶航行的秘密,現場有一座衛星氣象儀,為緯哲氣象公司(隸屬全球最大民營氣象公司Weathernews Inc.)在2007年張榮發80大壽時贈送的禮物,透過動態畫面,不僅可看即時氣象,還可在球體上看到長榮船隊在全球的分布。

長榮集團表示,參觀海博館,別忘了到二樓參觀深具意義的「長春輪」,這艘全貨櫃船是長榮海運1975年的第一艘貨櫃船,退除役後,機艙控制室局部重現,參觀者可了解體驗貨櫃船的營運等。

為方便參觀民眾休息,長榮在一樓設有「榮雍坊」咖啡廳,由長榮空廚特別精心製作。

張榮發基金會表示,開館後吸引不少學生、家長前來參觀,目前平均一天參觀人次約700多人,尤其是小朋友,可以在館內待上一天,互動遊戲及拚圖競賽等深受喜歡,商店販售的模型船更是非常熱賣。



■ 民船、帆船模型古法打造 ~ 忠實呈現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台灣號稱「海洋國家」、「遊艇王國」,絕大多數居民的祖先是渡海而來。曾經一艘艘簡陋船隻,搭載祖先,橫渡黑水溝來到台灣打拚;如今一艘艘遠洋貨輪,航行在四大洋五大洲,造就了台灣的繁華與未來。

但是,台灣居民對渡海工具「船」的文化,卻顯得相當冷漠,尤其是「海事文化」更是陌生。長榮集團為發揚海洋精神,並保存傳統造船工法,特別復原典藏20多艘台灣、中國模型船,見證兩岸航海、漁業史。

長榮集團表示,日前延聘知名船舶模型製作者曾樹銘進行考證,並遵循古法打造一系列台灣民船與大陸帆船模型,忠實保存原始面貌。

曾樹銘從小住在基隆港邊,每天看著各式船舶進出,對「海事文化」相當熟悉。1974年大學畢業時看到一則新聞,內容是說由奧地利人出資在香港製造一艘中國帆船「太極號」,準備橫渡太平洋。

這件事讓曾樹銘受到很大啟發,他認為,台灣是海島國家,但民眾對「海事文化」不甚關心,就開始投入船艦研究,四處蒐集資料,成為一位「船」遞「海事文化」的名家。

目前在五樓展出約20多艘一系列台灣民船及中國帆船,製作精細,也重現古中國、台灣的航海史。古代中國人在海外貿易的成就,與擁有性能優異的船舶,有密切關係。

中國帆船種類繁多,略分為「福船」與「沙船」兩大類,福船有龍骨,尖頭尖底,吃水深;沙船沒有龍骨,方頭平底,吃水淺。兩者均適用於遠洋航行,但福船性能較佳而常被採用,多航行於長江以南的岩岸以及遠洋。

沙船是北方航海帆船的代表,也是所有中國海洋帆船的結構母型。沙船出現在唐代蘇州崇明,因長江口和北洋航線沿途多淺灘暗沙而不利航行,平底沙船應運而生。沙船在歷代皆有不同名稱,明代才通稱為「沙船」。

從宋、元,直到清代,沙船一直活躍於北洋航線與往返日本的國際航線。航運最盛時,從130噸發展成為1,200噸的巨型海船,擔負北運糧食的重責大任。鴉片戰爭後,沙船地位逐漸被西方輪船取代而衰弱。

海博館典藏的沙船模型,是由曾樹銘和郭震昌採實船1比15比例製作。圖像採用日本平戶松浦史料博物館典藏「唐船之畫」畫卷中的「南京船」形態製成。

台灣民船系列有鏢魚船、台灣帆筏、基隆河撈煤船及基隆雙槳仔舢舨等,透過船隻模型,可以了解台灣人民過去的漁業生活。

其中,鏢魚船原為日治時代由日本引入台灣的漁船,捕魚方式為以鋒利的三叉鏢槍獵殺大型旗魚或其他魚種,多在彭佳嶼附近海面及花蓮海域活動。

目前鏢魚船的漁獲收入已入不敷出,鏢魚作業在後繼無人下,海博館希望藉由鏢魚船模型的製作,保留台灣傳統漁業文化,轉而成為珍貴的海洋文化資產。


【經濟日報╱余麗姿】

相關網頁: ▲ 鐵達尼遺書 ~ 擺在長榮海事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甜甜瘦身秘方 468X60
歡迎參觀我的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