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全球火力排行 - 美國軍力居首、臺灣排名第19
提升軍備,強化國防武力似乎是當前各主要國家的施政要務,以因應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並維護國家利益。一項有關全球火力的評比日前出爐,美國仍是全球軍力最強的國家,其次是俄羅斯,中國大陸排名第三。
這項「全球火力2016」評比是軍事網站《全球火力指數》(Global Firepower Index)所做,該網站納入地面武力、海上武力、空中武力、人力、資源等50多項因素評比,共有126個國家受評,美國仍穩居榜首,俄羅斯居次,中國大陸第三;第四名至第十名依序為印度、法國、英國、日本、土耳其、德國、義大利,臺灣則排名第十九位。
根據該網站分析,美國的軍事預算高達5810億美元,各型飛機數量也有1萬3千多架。至於俄羅斯因近年來積極從事軍事現代化,更加強航空母艦的建軍工作,讓整體軍力大幅提升。
澠池曙猿化石動搖 “人類起源非洲論”
澠池曙猿化石動搖“人類起源非洲論” 科技日報訊(記者井長水)4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和三門峽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河南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立碑儀式,在河南省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舉行。專家和學者認為,澠池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同時也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南村鄉,是澠池——垣曲盆地古生物化石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1921年11月由奧地利古生物學家斯丹斯發現。
1985年至1994年間,中外科學家在該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特徵的曙猿化石(澠池上河曙猿),屬始新世晚期(沙拉木倫期)任村上河動物群,距今4500萬年左右。在曙猿化石發現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發現於非洲的非法尤姆,距今3500萬年,因此,古人類學界曾認為,人類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倪喜軍指出:“由於中外科學家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的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之多在中國尚屬首次,因此,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已經成為中始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點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原祖起源地之一。”
澠池縣委書記楊躍民介紹,下一步,在做好研究的基礎上,建成全國性的集科學考察、學校交流、科學普及、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曙猿遺址公園,並且探索帶動當地經濟文化繁榮,著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優勢。
-------------------------------------------------------------
河南澠池曙猿化石怎麼發現的?重要化石點被淹沒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南村鄉任村上河。黃河岸邊,一個默默無聞的豫西小村落。
誰承想,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過去100年間,成為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爭相前往的熱土,發掘出包括曙猿化石、斯氏黃河猴化石、任村猴及任村猴新屬新種化石、曙猿新屬新種化石等大量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以及其他哺乳動物化石。
眾多科學家稱,曙猿化石的發現,對靈長類的演化、類人猿的起源及其向人類的演化發展具有重大學術價值與意義,為類人猿起源於亞洲提供了重要證據,否定了一些科學家提出的類人猿起源於非洲的觀點。
然而,澠池上河重大的考古發現很少為外界知曉,甚至連當地的縣志也未見記載。一個當地的文化學者,一次意外的發現,揭開了這段不為人知的神秘歷史。
發現|整理鄉志,意外發現重大考古事件
2016年10月,澠池縣鄉鎮誌編輯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擔任責任編輯的楊栓朝在查找資料中,無意中看到“任村猴”的詞條,其中寫道“此動物產於澠池南村鄉任村南2公里上河中始新世晚期(沙拉木崙期)河堤組任村段上化石層”。
楊栓朝一怔。澠池縣南村鄉? !怎麼從來沒聽說過?他敏感地“發覺”,這背後或許隱藏著一個被淹沒的重大歷史。
2016年12月,楊栓朝去了趟北京。他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拜訪多位專家,試圖解開自己心中的謎團:澠池縣南村鄉之前真的發現有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
最終,經多方查找和請教後他發現,澠池縣北部南村鄉黃河岸邊和山西垣曲之間的垣曲-澠池盆地,為中國第三紀地層和始新世哺乳動物的發祥地,考古專家也曾在此採集到數量可觀的哺乳動物化石。
1994年,美國科學家金格里奇把中國科學家周明鎮和胡長康等人在1953年於澠池縣南村鄉任村上河一帶發現的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命名為“任村猴”。
終於找到任村猴的來歷。
隨著對“任村猴”的好奇和追尋,楊栓朝進一步發現,澠池任村上河(自然村)一帶曾陸續發掘出數量可觀的曙猿化石。
曙猿化石?楊栓朝大致了解,這可是能改變類人猿起源歷史的四個字。如果澠池上河發現曙猿化石,可是不得了。
他需要更深一步的求證。
求證|大量文獻表明,澠池境內曙猿化石很豐富
今年1月15日,大河報記者前往澠池縣,見到了正在整理資料的楊栓朝。
楊栓朝是中國社科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三門峽市政協委員,為求證心中所想,他已經翻找資料數月。他給記者拿出了數本厚厚的書籍論文,包括《中國北部之新生界》《垣曲盆地始新世哺乳動物研究的新進展》《河南李官橋和山西垣曲盆地始新世中期小哺乳動物》等。
資料顯示,早在1916年,北洋政府實業顧問、瑞典科學家安特生沿黃河兩岸調查礦產資源時,在垣曲-澠池盆地發現了中國第一塊始新世(距今5780萬~距今3660萬年)哺乳動物化石,並於1923年發表《中國北部之新生界》專著,文中對垣曲-澠池盆地的始新世地層作了詳細描述,並繪製了十萬分之一的地質圖。
這本著作也把世界上古人類學家的目光吸引到這個盆地。此後,中外專家在此考察挖掘愈發頻繁。
1953年,以周明鎮和胡長康為首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野外隊在澠池任村上河一帶發現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 1994年,美國科學家金格里奇把這些化石,命名為“任村猴”。
1985年9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童永生教授在澠池任村上河發現了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曙猿的牙齒化石。
1994年4月,美國卡奈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里石濤卡教授在澠池縣任村上河發現了曙猿新屬新種化石。
1994年,美國科學家克里斯托弗·比爾德博士在任村上河化石點發現了曙猿新屬新種,後被命名為克氏假猿。
看罷這麼多史料,楊栓朝不禁“納悶”:既然有這麼多重要發現,為什麼查遍當地縣志,也不見有隻言片語記載?澠池任村上河的當地人知道嗎?
探訪|幾個重要的化石點已被黃河水淹沒
澠池縣南村鄉任村,位於距縣城50餘公里外的黃河南岸。因山路崎嶇,從縣城前往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今年1月和4月,大河報記者兩次驅車前往探訪化石點。
奔騰的黃河水流經南村鄉,因小浪底水庫蓄水作用,滔滔河水在此沉靜。
1月15日,站在黃河岸邊,楊栓朝介紹,任村上河古生物化石點面積在900畝左右,庫區蓄水時只剩下一半,洩洪時期還有三分之二的面積。但最重要的幾個化石點已被黃河水淹沒,即便洩洪後,上面也已淤積十多米的河沙。
隨後,記者與楊栓朝一起沿著資料記載中的區域,試圖尋找未被淹沒的古生物化石遺址。沿著溝底走20餘分鐘,鑽過幾個樹林,才在深山溝中停下來,楊栓朝指著山腳一層灰白色的物質,稱這就是裸露的早第三紀地層了,也是古生物化石出土的地層。
記者用手刨了刨,發現該地質層不硬,整體呈灰白色。
“可別小看它們,這是早第三紀地層,也是新生代最老的一個紀,距今6500萬年~距今2330萬年。”楊栓朝又拿出一小節暗紅色的東西,似石非石、似骨非骨,稱“龍骨”。
楊栓朝說,小時候他和小伙伴在附近玩耍,會在類似這樣的地層中找到一節節暗紅色東西,因為外表似骨頭,又像石頭,當地人便稱為“龍骨”。今年因研究曙猿化石,他到北京尋找專家,才知道這“龍骨”其實就是一種古生物化石。
楊栓朝告訴大河報記者,4月14日,美國科學家肯尼斯·克里斯托弗·比爾德給他發來郵件:
“二十多年前,我與其他中美科學家一起,在澠池縣的黃河故道開展工作,在黃河南岸,我們在一個非常著名地化石地點發掘化石,這個地點就是任村。我們非常努力地工作了好幾年,當地人對我們非常友好,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有一天,我們非常幸運,發現了一小塊新型靈長類的上頜和臉部的化石碎片,後來我們把這塊曙猿新屬新種化石命名為克氏假猿。”
村民|親眼見考古隊在這裡挖出動物化石
南村鄉村民戴年鎖對當年挖“龍骨”以及考古隊進村的事記憶猶新。 55歲的戴年鎖說,其所住的地方距上河化石點最近,考古隊進村時,他常跑去圍觀。 “那時候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只知道他們是從北京來的,在這裡挖了挖東西,拿著紅布包著帶走了。”戴年鎖說,記憶中對方連著來了三四年,挖的東西就是他們小時候常玩的“龍骨”。
68歲的村民張池恩也證實確有這段歷史。 1980年前後,他任當時的任村大隊林場場長。那幾年每年三、四月都有兩三個穿著工作服的外地人到河道旁的山丘上挖東西。
有一天,收工回家的路上,張池恩見一堆人圍著考古隊員看熱鬧。他走近見一名隊員手捧一個大石塊顯得很高興。村民問是啥,隊員說了一句話大家沒聽懂。隊員就拿著大石塊在自己下巴處比畫著說:“這是牙槽,犀牛的牙槽。”
“'龍骨'是我們當地人的說法,那個地方(上河化石點)又叫'龍門'。小時候經常能找到一些像一小節腿骨、牙齒等形狀的東西。”戴年鎖說,之前當地人不知道這些東西有啥用,曾將它們磨成粉用來止血。之後有人來收購,幾分錢一斤都給賣了。
戴年鎖說,就在當地人挖“龍骨”的地方,曾有一處奇特的泉水,冬暖夏涼:冬天外面天寒地凍,但水里卻可洗澡;夏天泉水的溫度卻只有幾攝氏度。
後來,小浪底水庫建成,這眼泉水連同“龍骨”一起,沉入水底。 (中新網)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消脂飲食創始人:瘦不下來的5個驚人原因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持久地節食、鍛鍊、努力瘦身減肥,卻看不見明顯成效。近日,發明消脂飲食法(Fat Flush diet)的營養學家在受訪時分析了瘦不下來的五大潛在原因,並提出了簡單的解決之道。
人稱「營養界第一夫人」的《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吉爾特曼(Ann Louise Gittleman)博士,是消脂飲食法的創始人。這種流行飲食法問世於15年前,其理念是:吃對脂肪,利用肝臟的燃脂效力,可在養生的同時自然變瘦,不但見效快,而且更持久。
在新著《新消脂計畫》(The New Fat Flush Plan)中,吉爾特曼談到了人瘦不下來的10個潛在原因。接受營養與自然療癒網站greenmedinfo.com採訪時,她重點說明了其中五大因素,並給出了相應建議。
一、肝臟毒素-
吉爾特曼說,如果你努力瘦身無果,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肝臟排毒。體重異常增加、有腹部脂肪的人,通常有「脂肪肝」。肝臟擔負著將食物中的氨基酸轉化成蛋白質的功能,蛋白質有助於將廢物運送到肝臟,再通過腎臟解毒排毒。攝入過量的糖、反式脂肪、藥物、咖啡因和酒精,以及纖維攝入不足,都會損傷肝臟。
而肥胖,可能就是肝臟中污染物和代謝廢物太多的警訊:這時,人體荷爾蒙會失衡,肝臟不再燃脂,而是開始儲存脂肪。 解決方案:肝臟排毒,功能恢復,脂肪自然消。
喝排毒飲料,攝入高質量蛋白質、富含營養的蔬果及草藥、香料。
二、膽汁缺乏-
脂肪是人體細胞的首選能源。肝臟積存脂肪的一個原因,是膽汁分泌不足或膽道阻塞,這時膽汁會過於濃稠,不能將膳食中的脂肪分解成可用的脂肪酸,也難以保持膽固醇水平正常。許多人遵循高脂肪飲食(原始人飲食、生酮飲食等)卻瘦不下來,原因正在於此。
膽汁缺乏,會造成人體不能吸收維生素A、E、K和D等脂溶性維生素和omega-3等必需脂肪酸,也直接影響排出毒素的量,肥胖、潮熱、盜汗、囊腫、偏頭痛、抑鬱等問題接踵而來。
研究顯示,有過敏症狀、關節炎和全身炎症的人,膽汁只達正常量的1/4;罹患嚴重慢性病(如癌症或心臟病)時,膽汁分泌則只剩一成。
解決方案:補充膽鹼等營養
1. 補充六種特殊營養素,包括膽鹼、牛磺酸、甜菜頭、胰脂肪酶、牛膽汁和二蕊紫蘇根,可稀釋膽汁、促進其分泌,在減重的同時,還可降低患膽結石和膽管結石症的風險。
2. 多吃甜菜和富含膽鹼的雞蛋、雞肉、甘藍葉菜及卵磷脂等,後者還能滋養神經。
三、身體水腫-
許多人身體組織中帶有10至15磅的多餘體液,可稱之為「假脂肪」。在吃鹽過量外,食物過敏、腎上腺疲勞、荷爾蒙和胰島素失調也可造成浮腫。
具體而言,有15%至25%的人對鹽敏感。對麵筋、酪蛋白或乳糖敏感的人也容易浮腫。雌激素失調則會改變胺基酸、色氨酸的代謝,造成血清素分泌不足,使人食慾、體重增加、心情抑鬱。
解決方案:低鈉高鉀飲食
1. 用香料代替普通食鹽,可選用歐芹、香菜、小茴香、大茴香、檸檬汁和富含碘的海藻芝麻鹽。此外,海鹽的鈉含量比食鹽低,可不時少吃一點。
2. 多吃新鮮蔬果,蔬果多富含鉀,有助於平衡身體中的鈉。(購買當地有機產品為佳。)少吃加工食品,這包括罐頭、麵包、餅乾、奶酪、薯片、醃肉,以及橄欖和鹹菜;並且減少外食。(參閱»10大食物「鉀」很多 地瓜居冠)
四、致發炎的ω-6脂肪酸-
今天人們吃很多便宜低質的高度精煉油(通常是轉基因油),從中大量攝入致炎的ω-6脂肪酸,只補充健康的ω-3脂肪酸並不能解決問題。
時下流行吃富含共軛亞油酸(CLA)的椰子油,而次亞麻油酸(GLA)的減肥效力則被忽略了。GLA雖然屬於ω-6脂肪酸一族,卻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緩解經前綜合徵;代謝方面,它能激活肥胖者身上的代謝活性脂肪——棕色脂肪,這種脂肪集中在內臟及周邊,含大量線粒體,可以產熱。
解決方案:補充次亞麻油酸(GLA)
多數人會攝入足夠的GLA前體——亞油酸(LA),卻由於年齡增長等許多方面的原因,卻難以將其轉化為GLA。這時,補充富含GLA的琉璃苣油和黑醋栗油是瘦身良策。
五、體內寄生蟲-
寄生蟲病是一種相當普遍且嚴重的流行病,很多人身上有寄生蟲,只是不自知。
寄生蟲不但消耗營養、產生有毒廢物,還摧毀細胞和組織。它們對肝臟特別有毒性,可引發膽結石。寄生蟲會使人體免疫系統過於活躍,引起體重增加、腹脹便祕、嗜甜、抑鬱焦慮、頭疼失眠、皮疹過敏等,並對消化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旅遊、寵物、外食、生食(特別是豬肉和生魚壽司)、喝自來水都是感染寄生蟲的原因。做腸道清潔之前,不妨用腸炎腹瀉診斷試劑(GI panel)進行診斷。
解決方案:腸道清潔
1. 補充鋅和維生素A可調節免疫反應,使人體免受蛔蟲等不同寄生蟲的侵擾。
2. 將無糖蔓越莓(cranberry)果汁以7份水稀釋,每天喝八杯,不但可對抗寄生蟲,且蔓越莓汁中含類黃酮、酶和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和奎尼酸),對淋巴系統中頑固的脂肪沉積物也有乳化作用。
總結:從以上隱蔽因素著手,很多人不但解決了常年困擾自己的體重問題,健康水平也獲得整體提升。 【陳潔雲/編譯 - 責任編輯:柯弦/ 大紀元】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明宣德青花魚大碗拍出2.29億港元
港蘇富比中國藝術品春拍5日舉行。備受矚目的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以2.29億港元成交,成為明代瓷器第二高拍賣成交價。
該件拍品當天以估價待詢形式上拍,以6500萬港元起拍,經過幾輪激烈爭奪,最終以2.02億港元落槌,以約2.29億港元成交(含買家佣金),高出估價1億港元一倍之多。
據悉,這只碗直徑為23公分。
據介紹,傳世繪有相同魚藻紋的宣德碗,只有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兩件可與其相比較,但是尺寸皆較小。此宣窯大碗,早於1963年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公開展出,之後約有50年沒有在市場露過面。
明代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為香港蘇富比在2014年4月拍出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成交。 (新華社消息)
戰斧巡弋飛彈 - 美軍低空打擊利器
每當中東地區發生衝突危機,美軍往往先發動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打擊敵國軍事或恐怖組織目標,透過電視畫面不斷轉播,讓這款低空飛行的打擊武器廣為人知。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觀察過納粹德國V-1飛彈的攻擊倫敦後,利用占領德國期間大規模搜集各類相關發展的資料、硬體與人員,送回美國之後加以分析、組裝、測試,作為後續發展巡弋飛彈的基礎。1967年,埃及用俄製冥河反艦飛彈重創以色列驅逐艦,再加上蘇聯推陳出新的各類巡弋反艦飛彈嚴重刺激,讓美國不得不急起直追,發展巡弋飛彈。
1972年由通用動力公司開始研製BGM-109戰斧巡弋飛彈、1976年首次試飛,1983年開始服役。戰斧巡弋飛彈設計上能夠兼具中至遠距離飛行,由於巡弋速度只有0.7馬赫,所以採取低空飛行方式躲避偵測,並以模組化設計能夠攜帶次彈械傳統彈頭、核彈頭,能夠自陸地,船艦,空中與水面下發射。
戰術型戰斧飛彈於2003年起量產,隔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最大特色增設一具電視攝影機,在目標區飛行時可將影像以資料鏈傳至指揮中心作為前一波攻擊戰果評估,如有需要可對其再度發動攻擊,或者引導飛彈攻擊新的目標。戰術型戰斧飛彈每枚造價約60萬美元,為過去戰斧飛彈造價的1/3,也成為美國大量生產的打擊武器。
雖然戰斧巡弋飛彈設計成可以由多種載具發射,不過空射型美國空軍並未採用,陸射型巡弋飛彈在1987年與蘇聯達成核子武器談判之後,美國已全面撤除,目前僅有海軍使用戰斧巡弋。
1991年波灣戰爭是戰斧飛彈的處女秀,大量戰斧巡弋飛彈從美軍軍艦上發射,摧毀伊拉克政軍設施。此後,美國介入的區域衝突,包括第二次波灣戰爭、阿富汗戰爭、空襲科索沃、利比亞內戰、敘利亞內戰,都動用戰斧巡弋飛彈攻擊目標。由於巡弋飛彈屬於管制武器,因此美國僅出售給最堅定盟國英國,部署於核子潛艦上。 (呂炯昌/NOWnews)
房間如祭壇!男學生消失留14本加密書 警:可能被外星人綁架
巴西24歲幽浮迷布魯諾在家中房間離奇消失,房內四處散落與光明會相關的書和14本加密書,牆壁寫滿神秘密碼。警方表示,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包括被外星人綁架。
外電報導,布魯諾(Bruno Borges)住在阿克雷州(Acre),目前是Uninorte大學的讀心理系學生,熱愛研究外星人。布魯諾的父母之前外出旅行一個月,回家不久後就發生這件事,最後一次見到兒子是3月27日。
布魯諾的父親阿多斯(Athos Borges)是商人,他說,兒子失蹤前穿著T恤和短褲,身上沒帶錢和證件,「我們曾試圖用手機聯絡他,但他已經關機」;他表示,兒子從來沒有不告而別過。
布魯諾的房間內沒傢俱,有一座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哲學家焦爾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的雕像,該人是第一位預測外星生命存在的思想家之一。據了解,布魯諾在幾星期前用2000英鎊(約新台幣7萬5000元)買下雕像。
布魯諾的房間地板散落著與光明會(Illuminati)相關的書,以及14本加密的手寫書,每本手稿封面都有一個羅馬數字;另外,還出現異教儀式的祭壇。
在父母外出旅行期間,布魯諾和姐姐在家,他把自己關在房間內;父母離開前,他的臥室很正常,但25天後,牆上布滿神秘語言及符號。布魯諾的母親說,兒子2013年開始「工作」,最近一年變得很積極,「他只是告訴我,他正在寫『可以以好的方式改變人類』的14本書籍。」
布魯諾的姐姐加布麗艾拉(Gabriella Borges)告訴《Gaucho newspaper》,「我們很擔心,但我們現在認為他沒事,他有出版這14本書的計畫,而我相信他必須這樣做才能完成(消失)。」
外傳認為布魯諾可能被幽浮帶走,刑事調查處(DIC)協調員法布里奇奧(Fabrizzio Sobreira)向《Acre TV》說,他們已經考慮所有的可能性,包括被外星人綁架。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光明會又譯為「光照派」,成立於1776年5月1日,是啟蒙運動時期的一個巴伐利亞秘密組織;他們常被指控合謀控制世界事務,透過策劃事件,如法國大革命、滑鐵盧戰役和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案,並安插政府和企業中的代理人,以獲得政治權力和影響力,並建立一個新世界秩序。 (陳俊宏/ETtoday)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雨是一種情緒
綿綿密密是一種思念
隱身在樹梢帶露的美與幻之間
你以為無傷
就在你不注意時
已濕了一身
滴滴答答的聲是傳情
在不同的物上
敲著不同的音
你以為終將有一個寧靜
不經意
就在心上留下了印
你防著她的狂暴與無情
惟恐她片刻帶走你的一切
而她不曾留情
無視你的絕望與恐懼
瞬間席捲而去
奔流的淚未獲憐惜
不再造訪的她
無視生與死的掙扎
在枯木上
在乾涸大地間
哀傷的祈求
她也不曾給你一絲柔情 (文/泠雲-大紀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