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中國製鍵盤有後門 - 偷傳資料給阿里巴巴


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多次被曝內置後門,幫中共政府盜取海內外用戶的資料。而一款海外熱銷的中國製造鍵盤MantisTek GK2,竟然也被發現有內建記錄程序,並把資料傳回中國阿里巴巴旗下的服務器。

據《Tom's硬體指南》報導,多名用戶在網路論壇Reddit上發文指出,在遊戲界很受歡迎的104鍵機械鍵盤MantisTek GK2,內置有一個鍵盤記錄器。有網友對電腦上傳的數據抓包分析,發現該程序會偷偷記錄並上傳用戶的輸入動作。

報導說,執行這些行為的是 MantisTek GK2 鍵盤的「雲端驅動程序」,其作用就是匯集和上傳使用者的分析資料。進一步分析,程序記錄的資料中,包含用戶按鍵輸入的次數。

有用戶貼出屏幕截圖顯示,這些資料是被送到 IP位 址為 47.90.52.88 的香港服務器,而該 IP 指向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com LLC)。

《Tom's硬體指南》建議,防止資訊外洩的最好方法就是立刻停用這款鍵盤,直到廠商解決問題。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話,建議用戶檢查鍵盤的雲驅動程序是否在後台運行,並通過添加防火牆規則來攔截 CMS.exe 可執行文件。

此前,中國出口的電子產品多次被揭露帶有後門。 【古韻/大紀元】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2.943億港幣天價成交 -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為何這麼貴?



以2.943億港幣天價成交 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為何這麼貴
  
在前不久的“十一”長假期間,數億中國人走出家門,前往全國或者多個國家遊玩。但還有很多人對此卻毫無興趣,他們都在關注著一件文物的拍賣,這就是10月3日在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中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最終,這件珍貴異常的宋代瓷器也不負眾望,創造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經過5天的激烈競拍,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於10月3日下午收槌,總成交額逾31.5億港幣,整體成交率86%,漲幅高達43.1%。同時產生了16項世界拍賣紀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3億港幣的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類似的藏品世界上僅存四件
此次上拍的這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原為台北鴻禧美術館的舊藏,鴻禧美術館隸屬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收藏、保護、展覽與研究推廣為主,文物總數達三萬多件,堪稱世界級的私人美術館,素有“台北小故宮”之稱。 2000年這件汝窯天青釉洗被曹興誠買走,在其收藏17年後再次拍賣。這件汝窯天青釉洗,直徑13厘米,佈滿冰裂片紋,保存良好。曹興誠曾向台媒透露本不捨得賣出此件瓷器,但被拍賣行遊說後,認為台灣常有地震,不易保存瓷器,因此決定割愛。

據介紹,類似的藏品世界上僅存四件,所以這件藏品成為此次香港蘇富比秋拍的最大亮點也是順理成章。


拍賣現場緊張時如同空氣凝固
10月3日上午10點20分,“俊雅清凝——樂從堂藏宋瓷精粹”專場舉槌開拍,15件宋瓷精品一一亮相,前4件宋瓷亦拍出了不俗的價格,汝窯天青釉洗第五位“出場”。到場觀眾驟然增加,不少人都是滿懷興奮地期待此件珍品能再創奇蹟。起拍價為8000萬港幣,但競拍價很快就飛速往上飆升,開始還有好幾位藏家競價,到後來似乎只剩下現場的一位舉牌者和一位電話委託還在競逐。

價格趨近2億港幣,現場叫價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思考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價格的變化如同兩位膠著纏鬥的競技者,在2億港幣之後,競價等待時間逾長,整場的氛圍似乎有些躁動,不少觀眾認為可能落槌已在咫尺。不過峰迴路轉,一位新的買家委託現場人舉牌,加入競投,一切又都充滿了變數。在2.5億港幣時,一度又停滯了相當長的時間,但現場此刻反而安靜得如同空氣凝固,大家都知道:天價即將產生!最終,歷經20多分鐘、30多次的叫價,拍賣師落槌,讓人驚呼的數字定格在2.6億港幣,成交價2.943億港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藏家會關注宋瓷

每次汝窯現身拍場總能創造天價,不得不先從汝窯本身聊起。宋瓷的造型、色澤、工藝幾乎已經達到了中國瓷器史上的審美高峰,而汝窯又是這其中當之無愧的“王者”。據說“汝窯”是藝術皇帝宋徽宗一聲令下創造出來的,當大臣請宋徽宗指示要燒出什麼釉色的瓷器時,徽宗說:“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而實質上,天青色瓷器的燒製應該在五代的耀州窯就已經開始了,但在顏色上應該離現在我們看到的天青色還有一段相當的距離。經過100年左右的沉澱,汝窯終於在徽宗時期實現了精品迭出的盛景。

再次刷新紀錄的這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應該會在今後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應,引領一波高古瓷行情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誠然,它是一件在整個專場中價格突兀、“高處不勝寒”的精品,但縱觀整個樂從堂舊藏拍賣:北宋定窯白釉釦口弦紋三足奩式爐以1500萬港幣落槌;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葵式盤以1200萬港幣落槌;宋至金鈞窯月白釉紫斑折沿盤以420萬港幣落槌;南宋吉州窯鷓鴣釉梅瓶以300萬港幣落槌… …全場成交的12件宋瓷交出了3.648億港幣的驚人成績單。

這說明不僅珍稀的汝窯備受追捧,宋代各個窯口瓷器也自有一群偏愛的受眾,這樣各有層級的收藏喜好似乎有望撐起整個宋瓷收藏的價位保障。

而由於此次專場的成功舉辦、天價汝窯的誕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藏家會關注宋瓷。蘇富比中國東南亞區董事、中國藝術品部資深專家沈恩文說,有著八九百年曆史、品相好的宋瓷也很難找到。之前很多藏家收藏明清的瓷器,但隨著經驗、品位的沉澱,可能會追求一些像宋瓷這樣比較簡單的審美,這是一個慢慢尋根溯源的過程。


為什麼汝瓷總能拍出高價呢?
  一、汝瓷燒窯時間前後只有20年,存世稀少。眾所周知宋之五大名窯,以汝瓷為尊,汝窯創燒於北宋晚期,為宮廷御用瓷器。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20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瓷已經非常稀有,在歷史長河中彷彿曇花一現,連南宋人都有“近尤難得”的感嘆。現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認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宮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二、汝瓷為北宋最高審美之瓷。宋人的審美趣味是相當高的,尤其是對瓷色便不似古人熱衷於錦上添花,而是更為清雅,淨澈通透。而居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更為如此。汝瓷以瑪瑙入釉,視之如碧峰翠色,釉色隱青,澄澈泛碧,月白清霽,玉乳凝脂,似玉,非玉,而勝玉。

  三、汝瓷燒製不易,珍品極為難得。釉層較薄卻極為規整,汝窯的釉層大致在0.03至0.07厘米左右,比宋官窯、龍泉窯的0.1-0.3厘米釉層要薄上非常多。儘管釉層較薄,但釉面質感緻密、平靜,釉層極為均勻,規整得幾乎一絲不苟,甚至在唇口,在所有轉彎拐角處,釉層都能保持厚薄一致。再就是開片堪稱一絕。開片的形成,開始時是器物於高溫焙燒下產生的一種釉表缺陷,但汝窯的藝術匠師卻將這種難以控制的、千變萬化的釉病,巧妙地轉換為一種自然美妙的裝飾,而且控制得恰到好處,可謂巧奪天工的絕活。釉面的開片較細密,多呈斜裂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像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或呈蟬翼紋狀,給人以排列有序的層次感。 (本報記者綜合雅昌藝術網等) (趙曉林-中新網)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大金字塔內藏神秘「密室」面積如一架飛機 - 存在4500年無人發現

最近,科學家利用先進掃描技術在吉薩大金字塔(又稱胡夫金字塔或大金字塔)內發現了一個神祕的空間,再次引發人們關注。


考古界一直為解開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埃及大金字塔之謎而努力,而最近有研究團隊就發現,大金字塔內部有一個「密室」,這個空間大小有如一架飛機,科學家相信4500年來從未有人發現過這個神秘的「密室」。

這項最新發現刊登於《自然》雜誌上。負責這項研究的塔優比(Mehdi Tayoubi)及其團隊自2015年10月開始研究吉薩金字塔群當中最大的一座、古埃及法老王胡夫(Khufu)的金字塔。他們以非侵入性的掃描方式發現出這座金字塔內有一個空間,大小等於一架200座的客機,最少有30米長。這個「密室」位於「大走廊」(Grand Gallery)上方。

塔優比表示:「我們不知道這個空洞是水平還是垂直,亦不知空洞是由一個還是多個建築組成。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有一個很大的空洞在內,它是任何理論都沒有預計過的東西。」日本研究人員Kunihiro Morishima亦稱,這個神秘空洞是完全封閉,相信4500年以來從未有人進入過洞內。

不過科學家暫時未能找出空間的確實大小,而這個空間的用途和內藏的東西亦仍然是謎團,有待科學家努力探索。

2015年,開羅大學(Cairo University)和法國非營利性的HIP研究所聯合開展了「掃瞄金字塔」(ScanPyramids)項目,並與日本科學家進行合作。研究人員利用宇宙射線成像技術,能夠在巨型石頭建築中感測到密度的改變。

古埃及法老王胡夫(Khufu)的金字塔是三座著名埃及吉薩金字塔郡當中最古老和最大型的一座,被稱為「胡夫大金字塔」(Khufu's Great Pyramid)。金字塔內有三個大墓室和通道,其中一個最大的通道就是「大走廊」,長約50米、高9米。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一直未有一個統一的說法。4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不單沒有機械、更沒有滑輪,輪子或者鐵器等工具,卻能全靠人手建造出那麼精準的建築,科學家一直為解開它們的建築之謎而努力研究。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湖北發現明代金絲楠陰沉木:價值兩千萬 - 願捐給故宮

嘉魚發現明代金絲楠陰沉木

一根不起眼的木頭放在雜貨院5年,沒想到價值連城,堪比黃金。昨日,在嘉魚縣一個家具廠裡,經專家鑑定,在院裡雜草中擺放了5年的木頭竟然是生長了600多年的金絲楠木,這根木頭價值2000萬元。當主人得知其價值後,表示願意無償捐獻給北京故宮。


放在雜貨院5年~
木頭的主人叫雷軍,是嘉魚縣明式原木家具廠廠長。談起這根木頭,還頗具故事性。雷軍介紹,2012年12月一天傍晚,一漁民在嘉魚簰洲灣長江捕魚時,漁網捕到一個沉沉的物品,怎麼撈都起不來,於是給他打了電話求助。雷軍趕到現場,發現是一根沉在江底的木頭,兩人用網用繩忙了一個多小時都打撈不上來。

“最後還是請吊車,用鋼絲纜繩把木頭牽引到江邊,再用起重桿拉上來。出水時,好傢伙,這木頭有19米多長,比腰還粗,當時有5噸多重,由於太長不好運輸,只能鋸成兩段運到廠裡,前後費用花了9萬元。”雷軍說,5年來,這根木頭一直在雜貨院的空地上日曬雨淋。今年國慶期間,雷軍參加植物網在武漢舉辦的一個免費鑑寶活動,無意中提到自己收藏了一根江里撈起來的木頭,很沉,引起了專家團隊的濃厚興趣。


初步鑑定價值兩千萬-主人表示要捐給故宮~
昨日,記者隨幾位園藝、文物專家趕到嘉魚縣城雷軍的家具廠,只見一根木頭分成兩截堆放在草地上,呈黑色,有厚厚樹皮,兩頭還各有一個為方便繩索捆綁打的樹洞。經測量,長19米,最寬直徑70厘米。

中國文物學會會員、高級園藝師蔡吉吾切割下一塊木頭鑑定後認為,這是一根來自明代的金絲楠陰沉木,前身來自四川雅安,屬小葉楨楠,生長期200年以上,沉在水下有400年。收藏專家初步估算,這根木頭價值在2000萬元左右。

來自四川雅安的金絲楠木怎麼會到嘉魚呢?專家初步分析,可能是明代修建故宮時,從四川調運金絲楠木漕運至北京,不慎滾落到長江里,漂到簰洲灣迴旋處沉下來。蔡吉吾告訴記者,金絲楠陰沉木十分罕見,在中國幾乎絕跡。金絲楠木是楠木中的精品,古代主要用於製作皇宮的房梁房柱以及家具、棺木等。比如北京故宮許多房樑都是金絲楠木。

今年46歲的雷軍有3個孩子,家中並不富裕。得知金絲楠陰沉木的價值後,現場有商人出高價找雷軍收購,但被他拒絕。 “我平時看新聞,中國不少文物流失到海外,十分可惜,這根金絲楠木本來是屬於國家的,應該回到北京故宮的家中。”雷軍對記者說。

得知雷軍的想法,北京市文物局鑑定組專家表示,她將聯繫故宮博物院相關人員做進一步鑑定和接收工作。
小甜甜瘦身秘方 468X60
歡迎參觀我的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