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戰斧巡弋飛彈 - 美國攻敵拳頭武器


為了懲罰敘利亞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用化學武器殘殺平民,美國打算動用戰斧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政軍目標,讓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一戰成名的巡弋飛彈再度成為焦點。

二戰結束後,美國從納粹德國手中獲得大量的V-1與V-2火箭資料,成為日後發展彈道飛彈基礎。越戰期間,美軍大量使用各類遙控無人載具(UAV)執行對北越的高危險性任務,累積出一批對研發與佈署無人作戰載具的支持者;另一方面,美國海、空軍常年使用小型無人靶機與誘餌之後,因而在1960年代構思在研發新一代靶機時,思考無人遙控飛機加入武裝的可能性。

1970年代,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公司推出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具備全天候、長程、次音速巡弋飛行能力,爾後雷神(Raytheon)公司也投入製造巡弋飛彈行列。

戰斧巡弋飛彈(BGM-109)採模組化設計,最前端是導引系統模組,位於這個模組後方的則是一到兩個前段彈身配載模組,可以攜帶燃料或者是不同種類的彈頭,包括可攜帶核彈、傳統彈頭與子母彈;第三段是彈身中段模組,為燃料與彈翼的所在位置;第4段是彈身後段模組,包含延伸自前方模組的主燃料箱,發動機進氣口;其後是動力模組段,也就是發動機所在的位置。在動力模組段可加裝火箭推進器,以提升飛彈的飛行加速度。

戰斧巡弋飛彈採地形輪廓比對(Terrain Contour Matching, TERCOM)、慣性導引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導引,因而具備高度準確性。

戰斧巡弋飛彈射程高達1600公里,初期造價高達120萬美元(戰術型約70多萬美元),可由陸上載具、軍艦、潛艇與轟炸機發射。不過,陸射型在部署到歐洲地區之後引發很大的抗議以及國際壓力,在與蘇聯達成核子武器談判之後撤除;空射型因為造價太貴,不為空軍採用,空軍另行研發聯合直攻彈藥(JDAM),因而只剩海軍在操作巡弋飛彈。

1991第一次波灣戰爭期間,美軍艦艇發射戰斧巡弋飛彈攻擊伊拉克部隊,因而一戰成名,美國軍方更多次展示戰斧巡弋飛彈命中目標的影片;1993年6月,柯林頓總統下令用戰斧巡弋飛彈攻擊伊拉克海珊政權,以報復伊拉克試圖暗殺前總統老布希;1995年9月,聯合國維和部隊也發射13枚戰斧巡弋飛彈摧毀波士尼亞班加盧卡地區的塞爾維亞高射砲。

戰斧巡弋飛彈也曾投入獵殺賓拉登行列,為了報復蓋達組織1998年8月攻擊美國駐肯亞大使館,造成百人死傷,美軍也曾發射飛彈攻擊賓拉登在東非的藏匿跡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巡弋飛彈已經不是軍事強權的專利,在前蘇聯解體後,大量尖端武器技術外流,使得巡弋飛彈科技已向發展中國家擴散。烏克蘭便坦承出售Kh-55巡弋飛彈給伊朗與大陸。

隨著大陸國產北斗導航衛星系統逐漸成熟,對周邊國家威脅性與日俱增。根據中華民國國防部在2005年所作的電腦模擬兵推報告顯示,若大陸發動以12枚巡弋飛彈沿淡水河,一路挺進並鎖定總統府進行攻擊,我方必須部署平均20.8枚愛國者飛彈,才能攔截8.1枚巡弋飛彈,因而成為對台發動斬首戰的利器。

此外,我國也以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為基礎,發展雄風二E巡弋飛彈,最大射程約600公里(最終目標為1200公里),為我國嚇阻解放軍犯台之武器;南韓也以勝利女神(Nike)地對空飛彈為基礎,研發「玄武」系列巡弋飛彈,其中「玄武-三C」巡弋飛彈射程已達1500公里,能對北韓全境與大陸東北實施打擊。 (呂烱昌/ NOWnews)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古埃及項鍊 - 竟是用5000年前隕石製成的?!


據國外媒體21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經研究證實1911年發現的古埃及項鏈採用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材料——擁有5000年歷史的隕石。研究指出,古埃及人將隕石捶打成片狀,而後將隕石片滾成管狀,最後再製成項鏈的珠子。隕石的年代比鐵的最早冶煉時間早2000年,可能對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產生重要影響。

根據中文科技資訊報導,研究過程中,倫敦大學學院皮特里博物館的科學家藉助伽瑪射線對項鏈進行了詳細分析,證明珠子使用隕石碎片製成。最初,科學家認為珠子使用鐵製成。此外,此項分析還首次對珠子的製作過程進行了推測。科學家認為古埃及人利用了鍛造和軋製技術。他們將隕石反覆捶打,使其變成扁平狀,而後滾成管狀,最後再製成項鏈的珠子。

這個項鏈是1911年在下埃及伊爾-格澤赫村的一座前王朝時期的墓地進行挖掘時發現的。5月,英國開放大學的埃及古物學者藉助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電腦斷層掃描對珠子進行掃描。掃描結果顯示珠子所含金屬中的鎳含量較高,說明由隕石製成。此外,他們還發現這種金屬擁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晶體結構,被稱之為『魏氏結構』,這種結構只在鐵隕石中發現。

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風化表面脫落的區域暴露出下面的隕石源金屬。這些區域被科學家形象地稱之為『小視窗』。在開放大學之後,皮特里埃及考古學博物館又藉助非侵入式中子和伽馬射線進行分析,確定珠子中的鎳和磷含量。研究論文刊登在《考古學》雜誌上。

研究論文主執筆人蒂洛‧萊赫森表示珠子經過反覆捶打製成,而不是像在同一墓葬內發現的其他珠子那樣採用傳統的雕刻或者鑽孔技術。他在接受Culture24網站採訪時說:『這項研究得出了真正令人興奮的發現,首次證實珠子中含有痕量鈷、鍺等元素,並且含量只與鐵隕石相符。』此外,科學家還首次對珠子的內部結構進行研究,揭示古埃及人如何製作這些珠子,這些珠子的存在也說明古埃及人已經掌握了比較先進的金屬加工知識和技術。

隕石造珠子的發現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古埃及宗教的起源,當時的埃及人認為隕石擁有神靈的力量。研究論文合著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埃及古物學家喬伊斯‧泰爾德斯利表示:『天空對於古埃及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含義,從天而降的物體有時被視為神靈的禮物。』

珠子的年代在西元前3350年至西元前3600年之間,幾千年後,埃及才進入鐵器時代。分析結果顯示鐵珠是用從一顆鎳鐵隕石中獲取的鐵製成的。上世紀80年代,這一假設受到挑戰,當時的一些學者認為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早期鐵使用例子實際上是早期煉鐵嘗試的證據,而非最初認為的來自於隕石。

曼徹斯特大學的材料學教授菲利普‧維特斯指出:『隕石擁有獨特的微觀結構和化學特徵,因為在太空中飛行時,它們的溫度以極慢的速度下降。在古埃及文物中上演這一發現真的是太有趣了。』隕石鐵對古埃及具有重要意義。由於隕石從天而降,古埃及人對它們顯然非常看重。此外,隕石鐵對於早期的煉鐵嘗試也有重要意義。

泰爾德斯利稱:『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鐵是一種具有實際用途但卻又司空見慣的無趣金屬。但對於古埃及人來說,鐵卻是一種非常罕見並且擁有美感的材料,因為它們來自於天上,一定擁有某種神秘力量。帶著這種想法,他們利用這種非凡的金屬製成一系列充滿美感並且具有宗教意義的小物件。這些小物件對他們非常重要,會將它們帶進自己的墳墓。』 (大陸新聞中心/NOWnews)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地中海飲食 - 降低糖尿病風險


地中海飲食的好處又多了一項。歐洲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謹遵地中海飲食(包括大量吃魚、水果、蔬菜及攝取橄欖油健康脂肪)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這項研究近期在Diabetologia期刊發表。

此外,研究也發現,採取「低升糖負荷飲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降低對血糖值的影響)似乎也會降低糖尿病風險。同時施行地中海及低升糖負荷飲食的益處最大。

「地中海飲食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效果是獨立於升糖負荷值之外,地中海飲食程度愈高、升糖負荷指數愈低的人,更可能有最低的糖尿病風險。」研究者在報告中寫道,「低升糖負荷的地中海飲食有效,這並不難理解,既然橄欖油與蔬菜是此種飲食的重點,而且不會增加升糖負荷值。」

這項研究是以11年時間追蹤2萬2295人的飲食及糖尿病資料。期間有2230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研究者發現,最嚴格遵行地中海飲食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最不遵守的人低了12%;相反地,在研究期間飲食攝取最多碳水化合物的人,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比吃最少碳水化合物的人,高了21%。

研究者同時發現,高地中海飲食指數與低升糖負荷指數的綜合保護效果約是20%。(資料來源/賀芬頓郵報) 【聯合報/譯/謝秉蓁】

相關網頁   地中海式飲食》 2年甩4.6公斤蔬菜白肉為主 ~ 最適合女性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變形金剛4》首張劇照曝光 - 神器現身!


導演麥可貝(Michael Bay),在千呼萬喚之下,終於在今天於自己的官網,向全世界公開了《變形金剛4》(Transformers4)的第1張劇照,瞧他雙手插腰站出《超人》遙望遠方的姿勢,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模樣,還挺屌的!

更屌的是,照片裏頭還出現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神祕物件,網友議論紛紛,猜測好久之後推論,應該是變形金剛母星球來的神器,也可能是某個巨大金剛的一部分,但可以預知絕對會在第4集引發關鍵作用,同時也引爆所有影迷的好奇心。

麥可貝在照片旁邊說;「Just Another Day On The Set Of Transformers 4」(在《變形4》片場的又一天),據估計,最近劇組正在芝加哥拍攝,這首張的劇照,應該就是在那邊拍攝的。

照片中除了麥可貝和神器之外,還有圍繞麥可貝的重要主角們,包括主要演員馬克華伯格(Mark Wahlberg)、傑克雷納(Jack Reynor),以及助理攝影凱西霍華(Casey Howard)、約翰凱里斯(John Kairis) 、第二攝影盧卡斯貝蘭(Lukasz Bielan),和攝影導演艾米爾莫里(Amir Mokri)。

《變形金剛4》的劇情目前還在保密階段,不過演員陣容已經大換血,等於預告了要完全切割前3集,麥可貝也表示,第4集將會顛覆大家對前3集的印象,影迷可以好好期待。《變形金剛4》將於明年6月上映,其中也有大陸演員李冰冰和韓庚參與演出。 (史傑克/NOW娛樂)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空軍除役F-104星式戰機 - 在美接近修復完成


多年來,許多戰機迷期待著,他們所心儀,擁有傳說中「終極戰機」封號的「么洞四」,何時能再漆著青天白日軍徽翱翔天際。最近或許有答案了。

美國「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指出,這架F-104G星式戰鬥機尚缺一些零件,非常接近修復完成。

2006年,中華民國空軍除役的一架F-104G星式戰鬥機(STAR FIGHTER),從台灣拆解後運抵美國,送往俄勒岡州希爾斯(Hillsboro)的「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Classic Aircraft Aviation Museum)。

這架戰鬥機原本陳列在台中逢甲大學航空系做為教學器材,如今機身仍然保留「逢甲大學」字樣。國軍軍徽以及編號4420,也都維持原貌。

「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為非營利機構,對於館內典藏強調「動態保存」,設法讓老舊甚至已報廢的經典飛機修好重飛。館內收藏的一架米格MiG-17戰鬥機,修復後便能夠正常飛行。

這架F-104G星式戰鬥機從美國洛克希德飛機公司(Lockheed)出廠後,先是加入丹麥空軍,除役後再轉賣給中華民國空軍。博物館表示,當年在台灣的這批F-104戰鬥機,是世界各國之間能找到最後仍在服役的同款戰鬥機,因此積極爭取收藏。

根據博物館原本計畫,希望全力修復這架F-104G星式戰鬥機,並於2008年在美國重新起飛。然而,修復過程碰到零件取得不易等困難,使得它抵達美國之後,多年來一直停在維修棚裡。

對於許多航空迷關注這架「么洞四」究竟何時可以再度升空起飛?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創辦人,美國空軍飛行員退役、曾飛過F-101、F-4與F-15等戰鬥機的凱西(Roger Kelsay)接受中央社專訪時笑著說:「我們跟許多台灣人民一樣,我們也想看到它飛起來。」

凱西表示,可惜的是,在去年當中,博物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專注忙著F-5E、F-5F兩架戰鬥機從台灣運回美國事宜,他自己也在台灣待了3個月的時間,處理戰機拆卸裝運工作,導致整個F-104G的修復計畫因此暫時擱下。

談到修復計畫的最新進度,凱西指出,現在仍需要一些引擎附近的小零件,例如名稱為空氣洩壓管(Bleed Air Ducting)等,「一旦取得這項零件,就可以把引擎裝上,並且進行引擎測試。」

現階段仍欠缺的其他零件,包括慣性導航平台(Inertial Navigation Platform),以及其他配件。

凱西說:「非常非常接近完成了,這個計畫可能還需要一些幫助,尤其是一些資金方面的資助,因此如果有民眾願意支持,包括來自企業或其他機構的贊助,我們將非常樂意欣然接受。」

據指出,由於台灣方面如今幾乎都已沒有這些相關零件了,博物館可能必須在美國國內尋找,或許較容易取得這些物品。(中央社)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空軍除役F-5E、F-5F戰鬥機 - 在美公開亮相


中華民國空軍除役的F-5E、F-5F戰鬥機,今(19)日(當地時間18日)在俄勒岡州希爾斯(Hillsboro)「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亮相,在當地僑界成為矚目焦點。

「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Classic Aircraft Aviation Museum)與中華民國空軍的飛機交換計畫,歷經數年,經過台美雙方許多人士幕後協助,如今終於得以讓F-5E、F-5F戰鬥機公開亮相。

今天展示儀式吸引當地政界領袖與僑界代表約200多人參加,場面熱鬧隆重,還有高齡九十多歲、曾參加抗戰的曾祖父級僑胞,在家人陪伴下坐著輪椅出席,親眼見證難得的歷史時刻。

今天首度在博物館展示的F-5E單座機,機身保留中華民國國徽及中文「中正」字樣,序號5257,原屬位於嘉義的第四大隊。

F-5F雙座機,同樣保留國徽與「中正」字樣,序號為5357,原屬位於台東的第七大隊。有趣的是,F-5F駕駛艙外還保留著飛行員姓名「許呈光」字樣。兩架戰機機身目前都有嚴重掉漆,未來都需要重新塗裝灰色系的空優迷彩。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前任校長田在勱今天致詞時說,2009年接獲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創辦人凱西(Roger Kelsay)提出構想,期盼能以B-26輕轟炸機,向台灣方面交換F5戰鬥機,但卻不知應該如何向有關單位展開申請手續。

田在勱表示,他除了建議凱西致函當時的國防部長高華柱,也開始從旁協助凱西與相關單位接洽,經過1年多的努力,凱西終於取得國防部同意,接著凱西便進入第二階段的工作,就是評估戰機引擎狀態,向美國國務院提出申請,並且派遣專業團隊將戰機拆卸後,分裝運送到美國。

田在勱是F-5E戰鬥機飛行員出身,今天也出席典禮的中華民國駐美軍事代表團空軍武官顧守榮也是F-5E戰鬥機飛行員出身,兩人以「活字典」的專業知識,為在場台美來賓解答有關戰機各種問題,備受好評。

與其他靜態陳列的博物館不同,身為非營利機構的「經典飛機航空博物館」強調「動態保存」,設法讓老舊甚至已報廢的經典飛機修好重飛。館內收藏的一架米格MiG-17戰鬥機,就在修復之後能夠正常飛行。

凱西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博物館計畫先修復F-5F戰鬥機,它是由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 Corporation)設計,由位於台中的航空工業發展中心(AIDC)製造,這架飛機的「擇要檢修」(IRAN)大致已經完成,目前還在等待部分引擎零件從台灣運抵,之後就可以展開引擎測試以及地面滑行。

他表示,這兩架戰鬥機目前的狀況差不多,估計修復這架F-5F戰鬥機需要花費1年時間,進度快慢要看獲得協助的實際狀況而定,等F-5F戰鬥機修復完成之後,大約再過半年時間,預計F-5E戰鬥機的修復工程也將完成。

中華民國駐西雅圖辦事處處長金星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這項交換計畫推動已久,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大家得到回顧過去歷史,並且教育下一代,讓他們知道自由民主得來不易。

談到這項交換計畫的象徵意義,金星表示,更難得可貴的是,中華民國與美國之間空軍之間的長久友誼,從抗戰到保護台海和平,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以榮載史冊,透過今天的儀式也可以發揚光大,讓更多人曉得。(中央社)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神秘故宮!探紫禁城的詭異故事...(下)


紫禁城一個讓人遐想不斷的皇城,傳聞在1983年的一個深夜,有一個人從故宮珍寶館附近的夾牆走過,突然發現遠處有一對打著宮燈的人,他想這個年代都用手電筒,誰還用宮燈呢?難道是..。

他想一想,從小就被教導世界上是沒有鬼神的,肯定是眼花了!於是就想上前探個究竟,可怎麼追也追不上那隊打著宮燈的人,不過遠遠的看去,的確是穿著清朝的旗袍的宮女,打著紗的宮燈整齊的走著…。這下子可把他嚇壞了,並癱坐在地上也不敢追了,直到燈光看不見,才從另一條道一步一步地挪回家。

據悉,「紫禁城」是明、清兩個朝代24位皇帝的皇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占地廣大,加上長達將近6百年的悠久歷史,以及許多不對外開放的宮廷角落難免不斷傳出詭異事件,引人遐想。

過去後宮佳麗爭寵奪權、明爭暗鬥,造成「紫禁城」不少冤魂飄盪,這些都是時有所聞,甚至從許多無法解事的奇怪事件一直流傳至今。據傳,曾經有位不相信「紫禁城」鬧鬼的少年,決定親自驗證是否屬實,因此在夜間透過友人,當時為故宮的守衛,進了「紫禁城」,並篤定地說這裡才沒有什麼鬼!

一旁人聽了沉默不語,直到深夜11點他一個人離開警衛室去上廁所,恰巧一踏出門口就刮起一陣大風,撇見一位身穿清服的宮女飄過,他嚇得小跑回去,並說他遇見鬼了!

這位友人聽了直打冷顫說,你去大殿了嗎?那位少年說沒去,但很想去瞧瞧,並拖著他的朋友陪他一起前往大殿,他想起他的友人曾說,這裡晚上不能隨便進去,這下子他可明白原因了,因為他看見的不是一個宮女,而是一大群正往大殿走…。

另外,「紫禁城」的頤和園也傳出不少靈異事件。據傳,夜裡總能看見昆明湖有一雙一雙手扒著岸邊,聽說是慈禧太后把殺死的宮女通通扔進湖裡滅跡,但是不是真有此事,也無從證實。

前世今生是否真實存在,恐怕也只有遇過的當事人才知道。據說,曾有一位青年在參觀故宮時偷溜進一個未開放的宮殿裡,那庭院有一口井,井口長滿了雜草,突然被一種莫名的熟悉感給吸引,慣性的邁向台街去推主廳的門,就像回自己家一樣,但們卻被鐵鍊鎖死,因此他透過窗稜往裡看,裡面很黑但大致上還看得清楚,裡頭擺設沒有凌亂,只是有一層很厚地灰塵,再往東廂房走去,據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心中開始可望見到一個女子,但這人他卻想不起來長什麼樣子,心裡卻極度想念,腦中充斥著好想見她!一定要找到她!這人對我很重要的想法。走到東廂門前,他就停滯了,也不敢推開門,不敢後退只能站在那快窒息般的啜泣,並隱約聽到也有個女人的啜泣聲伴隨著,這時才驚覺害怕地奪門而出,使勁兒的往外跑,但還是聽見後頭傳來一聲長嘆。最後,他將這些事告訴父母,他們眼神很怪,不過那天晚上他第一次夢遺了,成為真男人!

成人後,他曾數次到過北京,每次必定要去紫禁城尋找當初那個院子,也向故宮的工作人員求證,但是查遍導覽地圖、跑遍故宮卻找不到,就好像根本沒有這個地方。

直到結婚生子時,他的父母才告訴他,在他小時候剛滿月曾請一位很有名的大師算命,但那位大師一看見他,竟然腿軟跪下,後來什麼也沒說就走了,但這位大師第2天眼睛就瞎了…。這似乎也能解釋當時在紫禁城的奇妙經歷。

故宮的詭異傳聞只增不減,但卻也無從證實,儘管外表富麗堂皇,但背後卻深含眾多冤雪,不免造就一些無法解釋的詭異事件,無論這些是否屬實,提醒大家仍然要對大自然抱持尊敬的態度。 (吳毓敏/NOWnews)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神秘故宮!探紫禁城裡的詭異故事...(中)


故宮的詭異傳聞,大概大家都聽多了!說起有關紫禁城的怪事至今還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不減其詭譎氛圍。下午17時,是北京故宮關門清客的時間。據說,那個鐘點是故宮陰氣最重的時刻,很多遊人都會感覺到,即使在悶熱的夏天,17時的故宮也會讓人感到一種陰冷…。

據悉,建國後北京故宮就開放給遊人參觀了,曾經有人想偷宮裡的珍寶,於是在下午關閉的時候躲在裡面沒出來,想趁晚上行竊。但是第二天,被發現死在台階上。在此之後有這樣一個傳聞出現,天黑之後不要待在故宮裡面,因為怎麼走都走不出來的!

不管怎樣,想想故宮裡那些長長窄窄的過道,長滿荒草的牆頭,如果晚上一個人走在那兒,突然看到前朝的宮女太監向前走來,就算再有科學依據,也是會嚇破膽的。

據以前一位在故宮看門的工作人員說,每天晚上都能聽見有人在裡面奏樂,而且有時能看見宮女、太監排隊走過…。據傳,那個人家的孩子身體都不好,村裡的長輩們都說是因為那人受的陰氣大,影響了下一代!

最後,出遊拍照留念,紀錄好心情是尋常人家之事,但如果照片畫面中出現一位不速之客,不知道這些尋常人家是否還能保有遊玩的好心情或美好回憶?接下來的內容恐怕會令人失聲尖叫吧!原本興高采烈幫美女拍照,看似一張普通的照片,沒想到調高照片亮度後驚見,照片左上角出現一位穿著清朝官服的…。

相信大家對於紫禁城的傳聞已時有所聞,儘管網路上傳的繪聲繪影,無論這些傳言是否屬實,提醒大家還是對大自然抱持著尊敬的態度,平安度過2013年的農曆七月。 (吳毓敏/NOWnews)




懼怕大陸反衛星能力 - 美考慮重啟SR-71偵察機


在除役10多年後,美國軍方考慮重新啟用SR-71「黑鳥」 (Blackbird)偵察機,以因應大陸日漸成熟的反衛星能力。

2007年1月11日,大陸發射飛彈擊落地球軌道上的廢棄衛星,震驚全球。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羅伯特‧凱勒(Robert Kehler)上(7)月24日表示,由於大陸採用防止美國軍隊靠近大陸領海的「反介入」(anti-access)戰略,美軍有必要添購可突破大陸防空網的新型偵察機。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推測,美軍可能考慮類似冷戰時期偵察蘇聯的SR-71,即可長途飛行的隱形超音速偵察機。

由於美國1950年代末期服役的U-2偵察機屢屢遭到蘇聯與大陸的防空網擊落,因此生產U-2的洛克希德「臭鼬工廠」於1960年代中期開始研發能夠不被雷達偵測的隱形轟炸機。

美國一共生產32架SR-71,為了降低被雷達偵測的機率,SR-71被設計為具有非常小的雷達反射截面(radar cross-section,RCS),同時採用具有高強度、抗腐蝕性的鈦合金作為主要機身材料。不過,作為第一代匿蹤飛機,SR-71並沒有降低發動機的高溫排氣,使得SR-71能被紅外線探測器偵測。

儘管如此,由於SR-71飛行速度高達3馬赫(航空迷推估最高速度達3.5馬赫),為曾經服役的全球飛的最快、最高的飛機;SR-71依賴它的高速,成功的擺脫了上千次針對它而來的攻擊,其中絕大部分都來自前蘇聯的飛機和對空飛彈。SR-71服役至今,從未被擊落。

SR-71機上擁有冷戰時期最先進的監視儀器,飛行1小時即能把26萬平方公里以內的景物拍攝下來。冷戰結束後,美國不再大量仰賴深入敵境偵察的有人偵察機,同時由於無人飛機(UAV)技術的逐漸成熟,美軍於1998年將SR-71除役。

在大陸具備反衛星能力之後,SR-71偵察機的功能再度獲得重視。對於SR-71可能將重回美軍現役偵察機行列,大陸航空專家宋心之表示,隨著防空飛彈技術的不斷改良,SR-71也是有可能被擊落。 (呂炯昌/NOWnews)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神秘故宮!探紫禁城裡的詭異故事...(上)


北京故宮一個讓人遐想不斷的皇城「紫禁城」,過去在這座皇城裡發生多少不為人知的事,因此一個又一個詭異的靈異事件不斷傳出,讓人無法不對它產生別樣的好奇,蒙上一層神秘色彩,但這故事是真是假其實無需太在意,就懷抱著遊客的好奇心跟隨記者一起凝聽「紫禁城」的詭異事件吧!

據傳,1992年的某一天,整個紫禁城籠罩在雷雨的天氣中,正在皇城遊玩的遊客們匆匆忙忙地尋找躲雨的地方,突然間一陣電閃雷鳴,這時,靈異的事件發生了!在紫禁城紅牆旁,人們竟然發現了行走的宮女!遊客們馬上用身旁的相機拍攝下了這個畫面。

不過,這時出現的宮女是有科學根據,科學家說因為宮牆是紅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鐵,閃電將電能傳導下來,如果碰巧有宮女經過,那麼這時候宮牆就相當於錄像帶的功能,因此才會有這幅詭異的景象,如果以後再有閃電巧合出現,可能就會像錄像放映一樣,出現那個被錄下來宮女的影子。

但最近一個建築學家說了,其實紫禁城牆壁已經被粉刷多次,即便有四氧化三鐵也早就被覆蓋了,不可能再起作用。所以「1992年故宮靈異事件 」中鬧鬼的真相,迄今仍是個謎。

此外,紫禁城裡有很多院落都是被封起來的!不對遊客開放,但其實每一個府第都發生過用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解放前還沒有封的時候,在這些地方死了很多人!不是無故消失就是命亡,但始終是離奇得查不出原因。

不過有一個共同點,死後如果還能見著屍體,那麼屍體都沒有臉皮。更驚人的就是「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時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頭,雜草什麼的,但每到晚上12點後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會看到井底出現的不是石頭,雜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卻不是你的面孔……

據悉,有一個網友他有一個高中同學,其母親是故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有一次故宮閉館後,有位年齡較大的的工作人員在巡邏,走著走著發現胡同裡有著挽著髮髻,穿著旗袍的中年婦女,於是想上前問問,那婦女對他一笑,轉身走進「牆裡」了,老人嚇得落荒而逃,找到他的同事,便把事情說了出來,不料,沒過幾天,這位老人仙逝了

還有一個夏天,有幾個消防隊在儲秀宫做完消防演練就睡在那兒,夏天熱也不用被子就鋪個席子在殿裡邊睡了,深夜凌晨2點多一個隊員被凌晨的凉風吹醒了,迷迷糊糊的睁開眼一看,「哇!我怎麼睡在殿門外的走廊上了,明明是睡在裡面的!」可把他嚇壞了,但畢竟是當過兵的,戰戰兢兢的把席子一抱又回到殿裡睡了,早上醒来發現又被抬到了走廊,他問其他的人,你們折騰我不夠嗎?不要鬧了!

但其他人说,不是我們抬你出去的,早上醒来就看見你睡在外面了,於是他們決定搞清楚這件事,每次在儲秀宫巡邏完後都歇在那里,可每次那個士兵總在半夜被抬出来睡在走廊,好幾次後大家真的害怕了!再也沒人敢在儲秀宫睡了…。 (吳毓敏/NOWnews)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戰後最大軍艦下水 - 日本重回航艦時代?


日本在二次大戰後建造最大型戰艦22DDH級直升機驅逐艦,首艦「出雲號」(舷號183)在8月6日下水,西方和大陸軍事專家都指出,這艘直升機驅逐艦實際上是日本自衛隊擁有的第一艘輕航艦,可起降F-35隱形戰機,能與大陸「遼寧號」航艦匹敵。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準航艦」22DDH在日本橫濱造船廠下水,這不是史上日本軍艦首次以「出雲號」命名,日俄戰爭期間,「出雲號」曾被用來命名侵華海軍旗艦,並曾於1937年抵達上海,最終於1945年7月24日被美軍擊沉。「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下水的今天,同時也是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爆炸的68周年紀念日。

由於二戰期間,日軍曾用航艦與美國交戰,因此美國在戰後重建日本的過程中,禁止日本建造具有攻擊能力的航空母艦。日本只好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方式,以「直升機驅逐艦」(DDH)名義,興建能夠搭載艦載機的「類航母」。

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代的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及其改進型「白根級」,只是改良自一般驅逐艦,加大了飛行甲板而已,可以搭載3架反潛直升機,並不具有多大航空戰力。但是日本以此為基礎,於1990年代建造採用了直通甲板及艦島式建築的「大隅級」登陸艦,這舉標誌著海上自衛隊向擁有航母邁出了第一步。

進入21世紀後,日本建造噸位更大的「日向級」(16DDH)以替代「榛名級」,「日向級」滿載排水量接近2萬噸,已接近英國「無敵級」輕型航母。在「日向級」誕生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並未因此滿足,決心建造噸位更大的22DDH直升機護衛艦。

22DDH首艘艦於2012年1月底在橫濱石川島播磨重工開工建造,滿載排水量達2.7萬噸,不只是日本戰後建造最大噸位軍艦,噸位更超越英國「無敵級」航艦。

在艦載武裝方面,22DDH配備2門20mm方陣快炮和2套海公羊(Sea RAM)短程反艦飛彈裝置。除了能夠搭載MH-53E海龍(Sea Dragon)直升機外,22DDH還能搭載8架F-35B隱形戰機;F-35B配備有有源相控陣列(AESA)雷達、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加上良好的雷達匿蹤性能,有助於提高海上自衛隊的對海、對地打擊能力。

不過,22DDH飛行甲板無法起降E-2雷達預警機,因此日本必須另外採購加掛預警雷達的預警直昇機,或是自行研發預警機。

美國軍事網站「全球安全」(Global Security)近日刊登一篇文章探討日本22DDH直升機驅逐艦,並且引述日本軍事專家Kyle Mizokami的談話稱,日本建造航艦最佳的妥協辦法,就是購買可垂直起降的F-35B,暫時部署在陸地上。

文章進一步分析認為,雖然日本憲法不允許日本擁有航艦這種攻擊性武器,但是如果購買具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戰機,22DDH不用裝配彈射系統,也能夠起降F-35B。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認為,從22DDH起飛的F-35B將憑藉隱形能力和先進的有源相控陣列雷達,可對大陸首艘航艦「遼寧號」上的殲15艦載機實施「先制開火」,因此儘管只搭載8架F-35B戰機,綜合戰力不亞於解放軍「遼寧號」航艦上搭載的24架殲-15戰機。

一旦日本航艦戰力恢復,日後解放軍航母不僅要面對美國在太平洋的航艦艦隊,可能還必須應付能夠起降F-35B戰機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航艦,這也難怪大陸會對日本的航艦發展如此在意。 (呂炯昌/NOWnews)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加國前國防部長稱外星人真實存在 - 替美國工作...


外星人是否真實存在迄今仍是個謎團,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加拿大前國防部長公開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首度證實UFO是真實存在的,且至少有2位外星人為美國政府工作!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報導,前加拿大國防部部長保羅‧赫勒,曾在3個政府部門任職,在議會工作了23年半。他說,在我任職部長期間,收到過關於不明飛行物(UFO)的報告,但那時候我太忙了,沒時間關注這些。

但就在10年前,我開始關注這些訊息,因為一個年輕人開始從渥太華給我郵寄這方面的資料。有一天,他寄給我一本書的副本,這本書是科索上校的《羅斯威爾後的第二天》。

在2005年的夏天我開始讀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真的令人感到震驚。我認為作者提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美國人民和世界所有的人都有權知道真相,因為世界人民跟這些真相息息相關。保羅‧赫勒指出,UFO不只是一個孤立的現象。

此外,收到由退休美國空軍將軍對書中所記載的事實的確認後,我在多倫多大學的研討會上發言。在那裡,我斷言「不明飛行物是真實的」,就像飛行在我們頭上的飛機。

從那以後,我從很多不同的渠道了解相關訊息,其中包括一些證人令人信服的證詞,我們聽了目擊者的描述,這些目擊者也是令人詫異的,因為他們在講述的時候不停地顫抖。首先,在20世紀60年代,就出現了一個向南飛行的UFO艦隊,越過北約的領土。

當然,那時歐洲盟軍最高指揮官非常震驚。幸運地是,也許是天意,在UFO艦隊來臨之前「緊急情況」按鈕已被按下,UFO艦隊馬上掉頭向北飛走了。

很顯然地,當時大家都認為,這可能是俄羅斯的飛行器,大家都非常擔心。調查研究了所有關於飛碟的問題和文件之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有4種不明飛行物在近千百年來訪問地球,在這一點上我有相同的看法,

但他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些恆星系統包含獵戶座,仙女座星系和牛郎星等。相對地,很明顯知道他們分別有著不同的目的。正如美國、大陸和俄羅斯有著不同的目標。我們真正的願望可能是非常相似的,但如今在我們的意識範圍內我們各自的利益仍然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令我高興的是,根據美國退役的飛行員查爾斯‧霍爾透露,他曾與這些外星人一起工作。剛開始的時候飛行員感到害怕,但在進一步了解之後,他們開始彼此信任。最終飛行員與這些外星人在華達州的印第安泉的射擊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因此,保羅‧赫勒相信現在仍有外星人生活在地球上,且在這些外星人中至少有2個在為美國政府工作。他說,外星人跟美國空軍一起住在基地,跟美國空軍合作,一起分享軍事技術。

此外,保羅‧赫勒寫了一本書,叫做《千年來的外星來客 》,現在世界秩序非常混亂,我們最多只有10年時間就會走到世界末日。保羅‧赫勒說,外星人雖然本身不是神,他們的行為有時並不神聖,但這些生物似乎比我們更接近上帝,他們可能作為使者,守護靈或天使,作為我們和上帝間的仲介。 (吳毓敏/NOWnews)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花巷/白門 - 堂前花圃落成有感


花巷歲月不悔催老. 望樹見花歡見故人. 說秦道楚夜入白門. 細雨獨行怎堪回首.
紅塵來去數載風流. 不勝人生一場狂醉. 垂眉入門紅顏煮酒. 將煙困柳醉夢幾回.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洋蔥/降三高法寶 - 一次不可吃太多


許多老人家的腸胃不太好,又有排便問題,所以希望利用每天喝蔬菜湯攝取膳食纖維來想改善,但一連喝了幾天,肚子卻還是一直脹氣不舒服,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呢?營養師指出,蔬菜湯通常會加入洋蔥增加甜味,而洋蔥雖然營養價值很高,卻是容易導致胃脹氣的蔬菜,年長者食用時要多加注意。


洋蔥健康養身,老人食用需適量-
擁有強烈氣味的洋蔥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A、B、C及磷、鐵、鈣等礦物質,也有少量的胡蘿蔔素、硫胺酸、尼克酸等維生素,且幾乎不含脂肪。洋蔥在古代被稱為萬靈丹,還有「蔬菜界的皇后」的封號,

營養師陳紋慧指出,洋蔥含有多種硫化物,能降低內血糖與血脂,是老人家降三高法寶,但有些年長者吃太多洋蔥會容易脹氣,雖說是因體質而異,但老人食用洋蔥仍需注意,不可一次吃太多,且洋蔥含大量膳食纖維,如果沒有適當補充水份,反而可能造成排便不順的問題。


聰明吃洋蔥,可降血糖、血脂-
洋蔥經過烹調後嗆辣味消失,剩下甜味,許多湯品都會加入洋蔥,營養師指出,湯裡添加洋蔥會有自然甜味,便可減少使用排骨、調味粉等增添風味的食品,讓老年人不會攝取過多油脂跟添加物。

洋蔥除了上述降三高功能,洋蔥中還含有一種降血糖物質,有降血糖作用,而洋蔥表皮細胞中則含有蔥蒜辣素,是刺激流淚的主要因素,對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痢疾桿菌有殺菌作用。此外,洋蔥也是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一種蔬菜,只要吃的適量,便能夠幫助年長者健康加分。 【華人健康網╱馬婉娟】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三高又不補水 - 當心缺血性中風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好熱!夏日火傘高張,持續悶熱高溫的天氣,罹患「高溫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高溫容易使人體代謝加快,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心跳加快,如果體內水分不足,血液變得濃稠,極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甚至中風。

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巧霓醫師指出,以往中風好發在冬季第一波、第二波寒流來襲,或是季節交換時,但如今連在炎炎夏日,都會見到出血性或是缺血性中風患者,其中不少是30、40歲的中壯族群,這和「三高」族群暴增,以及夏季水份補充不足有關。


水中加點鹽/補充流失的鈉離子
尤其是天氣炎熱時,血壓不易控制,一旦水份補充不足,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就像水管,正常情形下是軟軟的,一旦血管裡液體不足就會塌陷,水份的不足,可能造成腦中血液灌流量不足或血液過度濃稠,提高中風機會。因此,大量流汗後,最好能在礦泉水中加上半小匙食鹽,來補充汗液中所流失的「鈉離子」。

陳巧霓醫師提醒,中風不是老人的專利,也不是只會發生在冬天,中壯年族群應多注意自己「三高」問題。平時要以清淡飲食、固定運動等方式保養血管,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病患,要持續服藥、有中風史的患者,更不能輕忽追蹤回診。除中壯年族群外,在炎炎烈日下,特別提醒老年人、孕婦、幼兒、大胖子、有糖尿病,或罹患心血管慢性疾病病患,在高溫環境下特別「不耐熱」。
小甜甜瘦身秘方 468X60
歡迎參觀我的賣場